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-莒南县新起点幼儿园

您当前位置:主页 > 幼儿园动态 > > 正文

正文

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

俗话说“学坏三天,学好三年”,这说明养成好习惯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来支撑。
在孩子品德形成的过程中,有两个决定因素:一是道德信念;二是道德习惯。
加强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,是孩子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,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因此,“养成良好习惯”的教育是德育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。
是啊,家长有责任培养儿童某些良好的习惯,其前提是,我们必须知道什么叫“好习惯”。
判断一种习惯的价值,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:
它是小习惯还是大习惯,
是外部习惯还是内部习惯,
是别人的习惯还是自己的习惯。
比如,有两个孩子,一个依家长的要求,严格遵守作息时间,每天按时按点坐到书桌前,开始写作业,心里却总是惦记着看电视或玩一个游戏,不时地走神,心里痛恨作业,但也不敢离开书桌。
另一个孩子可以自由安排时间,有时先玩游戏,有时先写作业;如果玩的时间太长,挤占了写作业时间,只好熬夜写作业,或某一天因为着急,把作业写得潦草。总的来说,不管怎样,都能正常完成作业,在学习和玩耍中不断调整自己,大体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,不用家长操心。
前者的这种“学习习惯”就是外部小习惯,同时也是别人的习惯。一旦外部控制不存在,这个习惯就立即消失;并且由于孩子自己的习惯没有形成,所以会出现失控现象,陷入糟糕的状态。
后者表面上看,他的生活似乎不太有规律,有些乱,习惯不好,事实上他形成了一个适合他自己的内部习惯,这个习惯使得他独立,对自己负责任,即使外部条件和环境有什么变化,也能基本适应,所以他养成的是大习惯。
当然,最理想的当然是大习惯和小习惯吻合,事实是大多数人都在用一生的时间努力进行这样的调整,不过大多数人也做不到让这二者完全吻合。
我们研究一些杰出人物的成长史,他们并不是从小被要求形成什么“好习惯”,相反,他们都有宽容的父母,甚至成年后他们大多数在生活小事上是不拘小节的,但他们往往有很好的直觉和判断力,对某些事物有浓厚的兴趣,变通力强,懂得取舍,把力量用在最值得用的地方。
因为这世上很少有做得面面俱到的人,能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不一定能准确地记录家庭财务账,杰出的文学家可能做不了小学数学题。
我们可以照着理想去培养孩子,但不能照着理想直接去硬性要求。
一切培养习惯的行为都要首先顺应儿童的天性,让他在愉悦感中去慢慢形成。习惯既是一种表达人与人之间差异的相对的行为,又有其普世适用的绝对的价值标准。
生命是一个宏大工程,精美的装饰只有在大构造完善的前提下才能最终实现,小习惯的价值必须依附大习惯的价值而存在。
要养成学习的习惯,而不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学习样子的习惯;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,而不是在教条中刻板地重复某些行为的习惯;要养成好的品行习惯,而不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世故习惯……
真正的好习惯,或者说最大的好习惯,是孩子有能力也有兴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务。
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:“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,它可以主宰人生。因此,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,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。”
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
培养孩子好习惯也是同样的道理,只要你肯为孩子花心思,就永远都不会晚。
 
 

上一篇:幼儿时期教育的5个重点 下一篇:没有了